肠套叠到底是什么?
**一段肠子套进另一段肠子里,像望远镜缩进去一样。** - 90%发生在6个月到2岁; - 男孩多于女孩; - 春季、秋季高发,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 --- ###宝宝出现哪些信号要立刻去医院?
**典型三联征:阵发性哭闹、呕吐、果酱样大便。** - **阵发性哭闹**:哭几分钟停几分钟,宝宝蜷腿、面色苍白; - **呕吐**:初为奶汁,后期带胆汁; - **果酱样血便**:发病后6-12小时出现; - **腹部包块**:右中上腹可摸到“香肠样”硬块。 只要出现其中两项,**立即挂急诊儿科或小儿外科**。 --- ###到医院后医生怎么确诊?
1. **腹部超声**:首选,准确率>95%,无辐射; 2. **X线空气灌肠**:既是诊断也是治疗手段; 3. **血常规**:看是否脱水、感染。 家长常问:做超声会不会耽误时间?——**不会,超声只需3-5分钟,且能立即判断套叠长度和位置。** --- ###肠套叠怎么治疗?
####1. 空气灌肠复位(非手术首选)
- **原理**:肛门插入细管,注入空气,利用气压把套进去的肠子推回原位; - **成功率**:早期(发病<24小时)可达90%; - **麻醉**:一般不需全麻,只需镇静; - **住院观察**:复位后留院24小时,防止再次套叠。 **禁忌**:肠穿孔、腹膜炎、休克。 ####2. 水压灌肠或钡剂灌肠
- 适用于空气灌肠失败或医院设备限制; - 钡剂灌肠辐射较大,现已少用。 ####3. 腹腔镜手术
- **指征**:灌肠失败、肠坏死、穿孔; - **切口**:3个5毫米小孔,术后恢复快; - **住院时间**:5-7天; - **并发症**: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5%)。 ####4. 开腹手术(传统术式)
- 仅在腹腔镜条件不足或病情极重时使用; - 切口约3-4厘米,术后疤痕明显。 --- ###治疗黄金时间窗是多久?
**发病后24小时内复位成功率最高,超过48小时肠坏死风险骤增。** - 0-12小时:灌肠成功率>90%; - 12-24小时:成功率70-80%; - 24-48小时:成功率<50%,需手术概率高; - >48小时:几乎均需手术,且可能切除坏死肠段。 --- ###复位后还会再套吗?
**5-10%的患儿会复发,多在72小时内。** - **预防**:复位后6小时内禁食,逐步恢复母乳或配方奶; - **观察**:若再次出现阵发性哭闹、呕吐,立即返院; - **药物**:无特效药,切勿自行用止痛药掩盖症状。 --- ###家长如何护理?
1. **饮食**: - 复位后6小时试喂葡萄糖水; - 无呕吐后每2小时喂一次母乳,量减半; - 48小时后恢复正常喂养。 2. **活动**: - 24小时内避免剧烈哭闹; - 可竖抱轻拍背部排气。 3. **复诊**: - 出院后3天复查超声; - 1个月内出现腹胀、血便随时就诊。 --- ###哪些宝宝更容易复发?
- **年龄<1岁**:肠道发育不成熟; - **有肠道息肉、美克尔憩室**:需后续肠镜排查; - **病毒感染后**:如腺病毒、轮状病毒。 医生会建议:若复发两次以上,需做**肠道造影**找潜在病因。 --- ###常见误区澄清
- **“揉肚子能复位”**:错误!外力可能加重套叠或导致穿孔。 - **“灌肠很痛”**:实际在镇静下进行,宝宝无明显痛苦。 - **“手术影响智力”**:麻醉药物24小时内代谢完毕,无长期影响。 --- ###一句话记住
**阵发性哭闹+果酱样大便=立即就医,24小时内灌肠复位是保肠关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