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弄清楚:腹泻≠拉稀那么简单
**腹泻的判断标准** - 母乳喂养:一天超过平时排便次数的2倍,且大便呈水样、蛋花状。 - 配方奶喂养:原本一天1-2次成形便,突然变成5次以上稀便。 - 观察重点:**看次数+看性状+看体重**。只要体重增长正常,偶尔稀便不算病。 ---二、常见诱因逐条排查
**1. 喂养相关** - **过度喂养**:胃容量小,奶量突增会“来不及消化”。 - **乳糖不耐受**:腹泻后肠道乳糖酶减少,继续吃奶会越拉越稀。 - **奶粉冲调过浓**:渗透压高,肠道水分反渗,大便变稀。 **2. 感染因素** - **轮状病毒**:秋冬季高发,大便呈喷射状水样,伴低热。 - **细菌性肠炎**:大便带黏液血丝,有腥臭味,常伴高热。 **3. 其他** - **长牙期口水多**:吞咽过多唾液刺激肠道。 - **抗生素副作用**:破坏肠道菌群,腹泻常在用药3-7天后出现。 ---三、家庭护理三步走
**第一步:防脱水** - **口服补液盐Ⅲ**:每拉一次便,补10-20ml,用小勺少量多次喂。 - **拒绝自制糖盐水**:比例不对反而加重脱水。 **第二步:调整饮食** - **母乳宝宝**:继续母乳,妈妈暂避高糖高脂食物。 - **配方奶宝宝**:可换无乳糖奶粉2周,好转后逐步换回。 - **暂停新辅食**:腹泻期间不添加任何新食物。 **第三步:保护小屁屁** - **流水冲洗**:每次便后用温水冲,避免用湿巾反复摩擦。 - **厚涂护臀膏**:含氧化锌成分,隔离屎尿刺激。 ---四、出现这些信号立刻就医
- **尿量明显减少**:6小时内无尿或尿片轻飘飘。 - **囟门凹陷**:提示中重度脱水。 - **大便带血或脓液**:警惕细菌性痢疾或肠套叠。 - **持续高热**:体温超过38.5℃且退热药效果差。 - **精神萎靡**:嗜睡、眼神呆滞、哭声弱。 ---五、家长最纠结的5个问题
**Q1:腹泻可以打疫苗吗?** 轻微腹泻无发热可正常接种;若伴随高热或血便,需推迟至痊愈后一周。 **Q2:益生菌要不要吃?** **布拉氏酵母菌**或**鼠李糖乳杆菌GG**可缩短病程,但需选择婴幼儿专用菌株,避免成人剂量。 **Q3:蒙脱石散怎么用?** - 空腹服用:奶前30分钟,1包兑50ml水,分3次喂。 - 与其他药间隔2小时,避免影响吸收。 **Q4:腹泻期间能洗澡吗?** 可以,但需**快速温水冲洗**,避免着凉加重症状。 **Q5:多久会好?** 病毒性腹泻通常3-8天自愈;若超过2周未愈,需排查乳糖不耐受或牛奶蛋白过敏。 ---六、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 **奶瓶消毒**:每次用完煮沸10分钟,避免细菌残留。 - **勤洗手**:家长换尿布后、冲奶前必须用肥皂搓洗20秒。 - **避免亲吻宝宝嘴巴**:成人携带的轮状病毒可能传染给宝宝。 - **接种轮状病毒疫苗**:2月龄起口服,每年一剂,可显著降低重症风险。 ---七、一个真实案例参考
宝妈小周发现4个月的儿子一天拉7次水样便,体温37.8℃。她先记录大便次数和性状,按医嘱口服补液盐,母乳继续喂,同时用无乳糖奶粉替代夜间那顿。第3天大便减至3次,第5天完全恢复。期间未用抗生素,只因及时补液和调整饮食,避免了脱水。 --- 记住:四个月宝宝腹泻,**先防脱水再查原因**,多数情况在家护理可缓解。一旦出现危险信号,别犹豫,直奔医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