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家长最担心的就是“到底拉多久才会脱水?”“出现哪些表现就必须马上去医院?”下面用问答+分栏的方式,把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结论揉在一起,一次性讲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先给结论:多久会脱水?
轻度腹泻:24小时内一般不会脱水;持续48小时以上或24小时内大便次数>8次、量>200 ml/kg,脱水风险骤增。
二、为什么宝宝更容易脱水?
- 体液占比高:婴儿体内水分占体重70%,成人仅60%,同样失水比例下,宝宝更快出现循环衰竭。
- 肾脏浓缩功能差:6个月以下婴儿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弱,水分随尿大量流失。
- 体表面积大:同样体重下,婴幼儿皮肤蒸发量是成人的2~3倍。
三、脱水程度自测表(家长版)
项目 | 轻度(<5%体重丢失) | 中度(5~10%) | 重度(>10%) |
---|---|---|---|
精神状态 | 略烦躁 | 嗜睡、易激惹 | 昏迷、反应差 |
前囟门 | 平 | 轻度凹陷 | 明显凹陷 |
眼泪 | 有 | 减少 | 无泪 |
尿量 | 略少 | 明显减少 | 无尿>8小时 |
皮肤弹性 | 正常 | 捏起后回弹>2秒 | 捏起后>4秒 |
家长只需记住:无泪、无尿、囟门凹,立即就医。
四、常见疑问快问快答
Q1:母乳喂养的宝宝腹泻会更快脱水吗?
不会。母乳中的低聚糖能抑制病原体黏附,减少水分丢失。反而应“多拉多喂”,每次腹泻后补喂10~15 ml母乳,相当于口服补液盐(ORS)的效果。
Q2:口服补液盐(ORS)到底怎么喝?
按体重×50 ml计算4小时总量,分次小口喂。
举例:8 kg宝宝→8×50=400 ml,每10~15分钟喂10 ml,4小时喝完。
Q3:腹泻一停就可以停ORS吗?
错。腹泻停止后继续补液6小时,以补充细胞内液缺口,降低48小时内再次脱水的概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五、家庭护理“三做三不做”
✅ 三做
- 记录:用厨房电子秤称尿布,精确到克(1 g≈1 ml)。
- 补锌:6个月以下10 mg/天,6个月以上20 mg/天,连续10天,可缩短病程25%。
- 手卫生:家长在换尿布后用流动水洗手40秒,减少轮状病毒家庭传播。
❌ 三不做
- 禁食:饥饿会加速肠黏膜萎缩,延长腹泻。
- 滥用止泻药:洛哌丁胺可抑制肠蠕动,增加细菌毒素吸收风险。
- 自行调淡ORS:浓度不足无法纠正钠丢失,过高则加重高钠血症。
六、何时必须去医院?
出现以下任一情况,不要犹豫,直接急诊:
- 呕吐呈喷射状,无法口服任何液体
- 大便带血或柏油样
- 高热>39 ℃且持续>24小时
- 抽搐、意识模糊
- 体重下降>5%
七、真实案例复盘
10个月男宝,轮状病毒腹泻,第1天8次水样便,家长未补液;第2天尿量减少,仍在家喂米汤;第3天出现嗜睡、眼眶凹陷,体重下降8%,到医院时已中度脱水伴代谢性酸中毒,静脉补液48小时才纠正。教训:米汤渗透压低,无法替代ORS,错过黄金48小时。
八、预防脱水的小技巧
- 家中常备“第三代低渗ORS”,开封后24小时内用完。
- 腹泻季节(10月~次年2月)提前接种轮状病毒疫苗,保护率>85%。
- 外出携带一次性口服补液盐条包,每袋冲250 ml温开水,避免矿泉水(矿物质浓度不稳定)。
把“脱水”两个字拆开看,就是“脱离”了“水分”。只要家长学会观察、及时补液、果断就医,就能把风险降到最低。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