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家长总担心“补多久要停”?
门诊里最常见的对话是:“医生,我家宝宝吃了三个月钙剂,还能继续吃吗?”家长的焦虑来自三方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电视广告反复强调“缺钙长不高”;
- 同龄孩子都在补,担心自家孩子落后;
- 网络信息碎片化,有的说停有的说继续。
二、到底补多久才科学?
1. 先看年龄段
0-6个月纯母乳宝宝:只要妈妈每天摄入1000mg钙,母乳钙完全够用,无需额外补充。
6-12个月添加辅食后:每日奶量≥600ml且辅食含钙丰富(如豆腐、绿叶菜),可暂停钙剂;若奶量不足,可补到1岁体检后评估。
1-3岁幼儿:每天500ml奶+均衡饮食,通常连续补钙不超过3个月就要停一次,让肾脏“休息”。
2. 再看缺钙信号是否消失
自问自答:
Q:怎么判断可以停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A:当夜间惊醒、枕秃、出牙延迟等症状消失,且血钙检测正常,即可逐步减量。例如从每天1包钙剂改为隔天半包,观察2周无反复再停。
三、补钙过量的真实危害
1. 短期过量表现
- 便秘、食欲下降(钙抑制铁锌吸收);
- 尿钙升高,增加肾结石风险。
2. 长期过量隐患
骨骼过早钙化:骨骺线提前闭合,反而长不高。
干扰微量元素:临床常见补锌无效的孩子,一查发现血钙超标。
四、停用后的替代方案
1. 饮食补钙优先级
停用钙剂后,优先通过食物补充:
- 每天300-500ml配方奶或纯牛奶;
- 每周3次50g北豆腐;
- 芝麻酱拌面条(1勺≈100mg钙)。
2. 维生素D不能停
钙停了,维D继续吃。1岁以上每天400IU维持到青春期,否则吃再多钙也吸收不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五、特殊情况的补钙周期
情况 | 补钙时长 | 停用指征 |
---|---|---|
早产儿 | 出生后立即补,持续6个月 | 体重追赶上同龄儿且骨密度正常 |
佝偻病治疗期 | 大剂量钙+维D,2-4周后改预防量 | X线显示骨骼钙化带重现 |
牛奶蛋白过敏 | 深度水解奶喂养时需长期补 | 食物激发试验阴性后逐步停 |
六、家长最容易踩的3个坑
坑1:把钙剂当营养品天天吃 正确做法:钙是“药”,症状消失后逐步减量。
坑2:只看钙含量不看吸收率 例如葡萄糖酸钙含钙量仅9%,要补够100mg需喝11ml,实际孩子喝不下。
坑3:忽略夜间补钙时间 血钙水平凌晨最低,睡前1小时服用吸收率提高40%。
七、实战案例:3岁豆豆的补钙历程
豆豆因挑食导致血钙2.1mmol/L(正常下限),医生方案:
- 第1个月:碳酸钙颗粒每天250mg;
- 第2个月:复查血钙2.4mmol/L,改为隔天250mg;
- 第3个月:症状消失,停用钙剂,改为每天500ml酸奶+维D。
6个月后复查骨密度Z值-0.5(改善),期间未出现便秘。
八、必须就医的3个信号
- 停用钙剂后再次出现手足抽搐;
- 血钙持续>2.7mmol/L;
- 超声发现肾脏结晶。
出现以上情况需立即就诊,可能需要静脉降钙治疗。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