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长什么样?先学会辨认
- **典型外观**:头皮出现红色或淡红色斑片,表面有细小丘疹,严重时渗出黄色液体并结痂。 - **瘙痒程度**:轻症只是偶尔抓头,重症夜里会因痒而频繁摇头、哭闹。 - **与乳痂区别**:乳痂(脂溢性皮炎)呈油腻厚痂,颜色偏黄,不痒或微痒;湿疹则偏红、易渗出,瘙痒明显。 ---为什么会偏偏长在头上?
1. **汗腺密集**:婴儿头皮汗腺发达,出汗后若未及时擦干,角质层被浸软,屏障受损。 2. **母体激素残留**:出生后体内雌激素水平骤降,皮脂腺分泌旺盛,易诱发脂溢性湿疹。 3. **摩擦刺激**:长时间躺着、戴帽子、用毛巾猛擦,都会加重局部炎症。 ---能不能给宝宝洗头?水温多少合适?
**可以洗,且必须洗**。 - 频率:夏季每天一次,秋冬隔天一次。 - 水温:37℃左右,用手腕内侧试温,不烫即可。 - 洗发水:选择无皂基、无香精、弱酸性婴儿专用款,用量约黄豆大小,起泡后轻揉30秒即冲净。 - 禁忌:不要用成人去屑洗发水、肥皂、生姜水、金银花水偏方,越洗越干。 ---剃光头会让湿疹好得快吗?
**不建议剃光头**。 - 头发本身可阻挡外界刺激、紫外线和抓挠。 - 剃刀易造成微伤口,细菌乘虚而入,反而加重感染。 - 若头发过长,可用圆头剪刀修短至1~2厘米,既透气又保护头皮。 ---安全用药清单:先保湿后弱效激素
1. **保湿霜**: - 每日至少涂抹3次,选含神经酰胺、凡士林、角鲨烷的霜剂。 - **厚涂法**:挤出2cm长一条,分区点涂后轻轻推开,直到看不见白色。 2. **弱效激素**: - 地奈德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每日1次,连续不超过7天。 - **用法**:先涂保湿霜,15分钟后再薄涂激素,减少激素用量。 3. **继发感染**: - 出现黄色脓痂、异味,需就医做细菌培养,医生可能开莫匹罗星软膏。 ---家庭护理细节:99%的家长会忽略
- **指甲管理**:每周剪2次,磨平边缘,夜间戴纯棉小手套防抓。 - **衣物选择**:帽子选纯棉单层,室温24℃时即可不戴;衣服领口宽松,避免摩擦后颈。 - **环境湿度**:室内湿度保持在50%~60%,加湿器每周清洗一次防霉菌。 - **饮食排查**:母乳喂养妈妈可尝试暂停牛奶、鸡蛋2周,观察湿疹是否减轻;配方奶宝宝需医生评估是否换水解蛋白奶粉。 ---什么时候必须去医院?
- 头皮渗液明显,结成厚痂影响睡眠。 - 湿疹面积扩散到额头、耳后、颈部。 - 使用激素3天无改善或出现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 - 伴随发热、淋巴结肿大,提示感染。 ---常见误区一次说清
- **“湿疹怕湿”**:错,湿疹皮肤最怕干,保湿才是核心。 - **“母乳涂头能杀菌”**:错,母乳含糖,会滋生细菌。 - **“炉甘石洗剂万能”**:错,头皮有破损时禁用,会刺痛。 - **“湿疹会留疤”**:只要及时控制炎症、避免抓破,通常不留疤。 ---护理流程示范(每日模板)
早晨: 1. 温水快速洗头(30秒)→ 毛巾按压吸水 → 全头皮厚涂保湿霜。 中午: 2. 若出汗,用湿棉片轻按汗液 → 补涂保湿霜。 傍晚: 3. 观察有无新发红疹 → 必要时按医嘱点涂激素。 夜间: 4. 剪指甲 → 戴手套 → 空调房加湿 → 家长轮班查看是否抓头。 ---湿疹反复怎么办?
- **记录触发因素**:每次复发前是否吃了新辅食、换了洗衣液、去了花草多的地方。 - **阶梯治疗**:轻症只用保湿,中度加激素,重度联合口服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滴剂)。 - **心理支持**:家长焦虑会传递给宝宝,保持淡定,湿疹随年龄增长大多自愈。 ---一句话记住重点
**保湿是地基,激素是救火队,避免刺激是防火墙,三者缺一不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