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宝宝进入五龄末期,身体开始发黄、排泄物变稀,这时候就该准备结茧架子了。很多新手会问:蚕宝宝结茧架子怎么做?其实,只要掌握材料选择、尺寸比例、摆放技巧三个关键点,用家里常见物品十分钟就能完成。下面用问答形式,把全过程拆开讲透。

为什么要做结茧架?直接放纸盒不行吗?
蚕在野外会爬上树枝分叉处结茧,目的是悬空固定、保持通风、避免挤压。如果直接把熟蚕放进平铺的纸盒,会出现以下问题:
- 蚕找不到支点,在角落乱爬,浪费体力
- 多只蚕挤在一起,茧层粘连,后期缫丝易断
- 底部积湿,茧发黄甚至发霉
因此,一个立体、透气、易分离的结茧架是养蚕成功的最后一步。
材料清单:零成本也能搞定
不必网购专用方格簇,家里随手可得的五样东西就能做:
- 硬纸板:快递箱拆开即可,厚度≥3 mm,太软会塌
- 热熔胶枪:固定速度快,没有可用白乳胶代替,但需晾干
- 一次性筷子或竹签:做横梁,长度15 cm左右
- 裁纸刀+钢尺:保证切口垂直,架子更稳
- 马克笔:画线定位,防止歪斜
尺寸怎么定?一张A4纸板能做几格?
蚕茧平均直径3 cm,预留1 cm活动空间,单格4 cm×4 cm最合理。以A4纸板为例:
- 横向可排6格:21 cm÷4 cm≈5.2,取整6格,余1 cm做边框
- 纵向可排4格:29.7 cm÷4 cm≈7.4,取整4格,余5.7 cm做提手
一张A4纸板最少能做24格,养30条蚕以内足够。

动手步骤:10分钟完成立体架
步骤1:画线裁格
在纸板正面用钢尺画4 cm×4 cm方格,再用裁纸刀沿线划透三分之二厚度,不要完全切断,这样折起来更挺括。
步骤2:折出波浪形
把划好的纸板正反交替折,形成连续的“山”字形,每道折痕就是一根横梁的位置。
步骤3:粘筷子加固
在每条折痕内侧点热熔胶,把一次性筷子粘上去,筷子与纸板呈90°角,起到支撑防塌作用。
步骤4:加边框提手
用剩余纸板裁两条长21 cm、宽2 cm的纸条,用热熔胶粘在前后两端,既当边框又当提手,方便后期整体移动。
熟蚕上簇的最佳时机是什么?
当80%的蚕出现以下特征即可移入结茧架:

- 身体缩短成原来的三分之二
- 前半身透明,可见绿色丝腺
- 排泄物呈稀水状,尾部有少量丝缕
把架子放在养蚕盒上方,蚕会自动爬上寻找支点,无需人工驱赶。
摆放环境三要素:温度、湿度、光线
- 温度:保持25 ℃,低于20 ℃吐丝慢,高于30 ℃易出薄皮茧
- 湿度:60%左右,可在地面放一盆水,切忌向架子上喷水
- 光线:弱散射光,避免阳光直射,否则茧颜色发黄
常见问题快问快答
Q:蚕不往架子上爬怎么办?
A:检查架子是否晃动,用筷子轻轻引导;或把少量桑叶碎撒在架顶,利用气味诱导。
Q:架子粘了蚕粪怎么清理?
A:茧收完后用旧牙刷蘸肥皂水轻刷,阴凉处晾干即可重复利用。
Q:纸板会不会被咬坏?
A:熟蚕已停止进食,不会啃咬纸板;若用生纸板,建议表面贴一层透明胶带防潮。
进阶改造:升级成可折叠竹签架
如果养蚕量大,可以把筷子换成烧烤竹签,用棉线捆扎成“#”字形,再用热熔胶点固定。竹签架重量轻、可折叠、透气更好,收茧后拆开捆扎存放,不占空间。
收茧与保存:48小时后轻拿轻放
蚕吐完最后一根丝后,茧壳变硬,约48小时即可采收。捏住茧柄旋转摘下,放入透气的棉布袋,悬挂在阴凉通风处,可保存半年不蛀。若发现双宫茧(两个蚕共结一茧),单独存放,缫丝时能做高档双宫丝。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