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给结论:先排查饮食、水分、运动三大诱因,再按“饮食调整→腹部按摩→药物干预→就医检查”四步递进处理,通常48小时内可见改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先判断:宝宝真的“严重”便秘吗?
很多家长把“两天没拉”就当成严重便秘,其实要同时满足以下三点才算:
- 排便间隔≥3天,且持续两周以上;
- 大便干硬如羊粪,表面可能带血丝;
- 宝宝明显哭闹、拒便,甚至出现肛裂。
二、为什么我家宝宝会突然便秘?
1. 饮食纤维突然减少
添加辅食后,家长常把“米糊+蛋黄”当主食,**蔬菜泥、果泥量不足**,导致不可溶性纤维缺乏,大便体积变小、变硬。
2. 水分被忽视
母乳宝宝通常不用额外喝水,但**配方奶或已吃固体食物的宝宝**,若每日总液体量<体重(kg)×100ml,肠道就会回收大便中的水分。
3. 运动量骤降
天冷或疫情居家,宝宝爬行、翻身时间减少,**肠蠕动跟着变慢**。
三、家庭应急四步法
第一步:饮食“三加一减”
- 加西梅泥:含山梨醇,天然渗透性通便,6月龄以上每次15g,一天两次;
- 加亚麻籽油:1岁以下每天2ml拌辅食,润滑肠道;
- 加高纤维蔬果:梨、火龙果、豌豆泥,纤维≥2g/100g;
- 减香蕉和米糊:未熟透香蕉鞣酸高,反而加重便秘。
第二步:腹部按摩+蹬自行车操
餐后1小时,用“I Love U”手法:先右下腹→右上腹→横结肠→左下腹,每段按压5次;再帮宝宝做蹬自行车动作,每次5分钟,一天3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三步:药物干预怎么选?
药品 | 年龄 | 用法 | 注意 |
---|---|---|---|
乳果糖口服液 | >6月龄 | 起始5ml/日,晨服 | 腹胀明显时减量 |
开塞露(甘油) | >1岁 | 应急用,5ml肛注 | 连续使用≤3天 |
小麦纤维素颗粒 | >2岁 | 半袋/次,混果汁 | 需足量水送服 |
第四步:何时必须去医院?
出现以下任一情况,立即就诊:
- 大便带大量鲜血或柏油样;
- 腹胀如鼓、呕吐胆汁;
- 体重不增反降,怀疑先天性巨结肠。
四、长期预防:建立“便便生物钟”
1. 固定排便时间
早餐后胃结肠反射最强,把宝宝坐便盆5分钟,即使未排便也坚持一周,形成条件反射。
2. 记录“便便日记”
用表格记录日期、性状(Bristol分型)、疼痛评分,方便医生快速判断。
3. 心理减压
对已经肛裂的宝宝,排便前用温水坐浴10分钟,**水温40℃**可放松肛门括约肌,减轻疼痛恐惧。
五、常被忽视的隐藏原因
- 牛奶蛋白过敏:便秘+湿疹+吐奶,换深度水解奶粉后72小时见效;
- 补铁过量:铁剂每日>3mg/kg会抑制肠蠕动,可改用氨基酸螯合铁;
- 甲状腺功能减低:便秘同时伴黄疸延迟、哭声低哑,需抽血查TSH。
六、妈妈最关心的3个细节问答
Q:益生菌到底有用吗?
A:特定菌株BB-12、LGG在临床试验中可缩短排便间隔,但需连续服用14天以上,且菌量≥10^8 CFU/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Q:蜂蜜水可以润肠吗?
A:绝对禁止!蜂蜜可能含肉毒杆菌孢子,1岁以下食用有中毒风险。
Q:换羊奶粉会不会不便秘?
A:羊奶脂肪球更小,但钙、蛋白含量更高,若便秘由蛋白过敏引起,换羊奶可能无效,需用深度水解配方。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