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体温飙到39℃以上,先别慌!
半夜摸孩子额头滚烫,体温计显示39.2℃,很多爸妈瞬间大脑空白。高热≠病情重,关键是判断原因与处理方式。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孩子精神状态如何?能否正常回应、喝水?
- 有没有伴随抽搐、皮疹、呼吸急促?
- 发热持续多久?是否反复?
为什么宝宝容易烧到39℃以上?
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成熟,病毒或细菌感染后,免疫反应更剧烈,所以常见高热。常见诱因:
- 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腺病毒)
- 幼儿急疹(玫瑰疹)
- 中耳炎、尿路感染
- 疫苗接种后反应
什么时候必须立刻去医院?
出现以下任一情况,不要犹豫,直接急诊:
- 月龄<3个月,体温≥38℃
- 持续高热超过24小时(3-6个月)或72小时(>6个月)
- 抽搐、意识模糊、尖叫哭闹
- 皮肤出现紫癜或按压不褪色的红点
- 呼吸频率>40次/分钟,或出现三凹征
在家如何正确物理降温?
1. 环境降温
保持室温24-26℃,避免“捂汗”,穿单层纯棉衣物即可。开空调时风口不对着孩子。
2. 温水擦拭
用32-34℃温水浸湿毛巾,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每处3-5分钟。禁止用酒精或冰水,可能引发寒战。
3. 补液防脱水
少量多次喂母乳、配方奶或口服补液盐。观察尿量:每4-6小时应有一次清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 退热贴使用技巧
贴在额头或后颈,每2小时更换一次。若皮肤发红立即停用。
退烧药怎么吃?剂量与间隔全解析
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和布洛芬(美林)是唯二推荐的儿童退热药。交替使用需间隔4小时,避免过量。
药品 | 适用年龄 | 剂量(每次) | 间隔时间 |
---|---|---|---|
对乙酰氨基酚 | ≥3个月 | 10-15mg/kg | ≥4小时 |
布洛芬 | ≥6个月 | 5-10mg/kg | ≥6小时 |
注意:栓剂与口服剂型不可叠加计算剂量;服药后30分钟复测体温。
高热惊厥现场急救步骤
约4%的婴幼儿会出现发热抽搐,90%在5分钟内自行停止。正确做法:
- 让孩子侧卧,清理口腔分泌物
- 不要塞手指或勺子,避免二次伤害
- 记录抽搐持续时间与表现
- 抽搐>5分钟或反复发作,立即拨打120
反复发烧三天,要查什么?
若发热超过72小时,需完善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尿常规、胸片。婴幼儿尿路感染症状隐匿,尤其女宝需警惕。
退烧后护理重点
体温下降后,孩子可能大量出汗。及时更换衣物,补充电解质(如稀释苹果汁)。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强迫进食。
家长最容易犯的五个错误
- 错误1:用退热药预防发热(×)
- 错误2:交替用药时记错时间(×)
- 错误3:退烧后立刻洗澡(×)
- 错误4:迷信“退热走珠器”(×)
- 错误5:擅自用抗生素(×)
夜间发热应急包清单
提前准备:电子体温计、退热药、口服补液盐、退热贴、小手电。将儿科急诊电话设为手机快捷拨号。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