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大便稀怎么回事_宝宝拉稀水便怎么办

新网编辑 15 0
宝宝大便稀,多数情况下是肠道受到刺激或感染所致,常见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家长最担心的莫过于“会不会脱水”“要不要立刻去医院”。下面用问答形式,把家长最关心的点一次说清。 --- ### 宝宝大便稀就是腹泻吗? **不一定。** 判断腹泻要看“次数+性状+宝宝状态”。 - 次数:24小时内排便≥3次,且明显多于平时。 - 性状:呈水样、蛋花汤样或带黏液,量突然增多。 - 状态:若宝宝精神好、吃奶正常,可能只是**生理性稀便**;若伴随发热、呕吐、尿量减少,则考虑**病理性腹泻**。 --- ### 常见诱因有哪些? 1. **感染性因素** - 病毒: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秋冬高发。 - 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夏季多见,常伴脓血便。 2. **非感染性因素** - **乳糖不耐受**:吃奶后30分钟~2小时即拉,泡沫多、酸臭味重。 - **辅食添加过快**:新食物刺激肠道,出现暂时性稀便。 -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使用广谱抗生素后,肠道菌群失衡。 --- ### 需要立刻就医的“红旗信号” 出现以下任一情况,**立即带去医院**: - 大便带血或柏油样 - 持续高热>38.5℃ - 尿量<6次/天、眼窝凹陷、哭无泪 - 剧烈腹痛或腹胀如鼓 - 嗜睡、抽搐、皮肤发花 --- ### 家庭护理三步走 #### 1. 补液防脱水 - **首选口服补液盐Ⅲ**:按体重每次10 ml/kg,少量多次,2小时内喝完。 - **禁忌**:不要给运动饮料、果汁、米汤,糖分过高会加重渗透性腹泻。 #### 2. 调整饮食 - **继续母乳**:母乳中的抗体可帮助恢复,缩短病程。 - **配方奶宝宝**:可暂时换无乳糖配方,症状缓解后逐步换回。 - **已加辅食**:暂停新辅食,给予苹果泥、胡萝卜泥、米粥等低渣饮食。 #### 3. 合理用药 - **益生菌**:推荐布拉氏酵母菌、鼠李糖乳杆菌GG,**缩短水样便病程约1天**。 - **蒙脱石散**:吸附毒素,餐前30分钟服用,避免与益生菌同服。 - **禁用止泻药**:如洛哌丁胺,2岁以下禁用,可能诱发中毒性巨结肠。 --- ### 大便化验单怎么看? 家长拿到化验单常一头雾水,记住三个关键指标: - **白细胞>5个/HP**:提示细菌感染,需抗生素。 - **红细胞>3个/HP**:警惕细菌性痢疾或肠套叠。 - **脂肪球++以上**:消化不良或乳糖不耐受。 --- ### 如何预防再次拉稀? - **疫苗**:轮状病毒疫苗可覆盖80%以上重症腹泻。 - **手卫生**:饭前便后用流动水+肥皂洗手≥20秒,比酒精免洗液更有效。 - **奶具消毒**:奶瓶、奶嘴每日煮沸10分钟,避免细菌残留。 - **辅食原则**:每次只加一种,观察3天无异常再引入下一种。 --- ### 关于“生理性稀便”的特别提醒 母乳喂养的宝宝,**2~4个月可能出现“母乳性腹泻”**: - 每天排便5~8次,呈金黄色稀糊状,带奶瓣。 - 体重增长正常,无脱水表现。 **处理**:无需停母乳,妈妈减少高糖水果摄入即可,多数4~6个月后自行好转。
宝宝大便稀怎么回事_宝宝拉稀水便怎么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