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五个月宝宝不会说话_正常吗

新网编辑 16 0

正常。多数孩子在18个月前词汇量差异极大,只要听力、理解、社交反应良好,就属于正常范围。

一岁五个月宝宝不会说话_正常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语言发育的“隐形时间表”

很多家长把“开口”当成唯一指标,却忽略了**语言理解、手势表达、眼神交流**这些前置能力。一岁五个月的宝宝,如果已经能:

  • 听到名字回头
  • 用手指物示意需求
  • 模仿大人拍手、挥手

即便嘴里没蹦出清晰词语,也证明**语言通路正在铺设**。真正需要警惕的是既无声音又无互动的“沉默”。


为什么有的孩子“金口难开”

1. 带养方式差异

老人带娃常把东西递到孩子手边,**减少了表达需求的机会**;电子产品当“电子保姆”,双向互动被单向输入取代,语言刺激骤减。

2. 双语或多方言环境

大脑需要更多时间区分语音系统,**开口时间可能推迟到两岁**,但后期会出现“词汇爆发期”,家长无需刻意改成单语。

3. 口腔肌肉张力低

表现为流口水多、咀嚼慢、偏爱软食。**吹喇叭、吸管喝水、啃苹果**都能锻炼口肌,为发音做准备。

一岁五个月宝宝不会说话_正常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家就能做的“语言助推器”

与其焦虑,不如把日常场景变成**免费的语言课堂**:

  1. “延迟满足”法:饼干放高处,等孩子抬头看你时,再夸张地说“饼干”,让他把物品和语音对上号。
  2. “配音”游戏:孩子推车时,你在旁配“滴滴——小车开啦”,用简短拟声词抓住注意力。
  3. “错误”引导:故意给他穿错鞋,激发他摇头或发出“不不”的声音,强化否定表达。

需要就医的“红线信号”

以下情况建议挂**儿童保健科或发育行为科**评估:

  • 对巨大声响无反应,或只对特定频率声音有反应——排查听力障碍
  • 不会用手指物,也不会跟随大人手指方向看——警惕自闭症谱系
  • 除语言外,大运动也明显落后,如不会独站——需排除全面发育迟缓

家长最容易踩的坑

坑一:频繁纠正发音
孩子刚说“dada”,家长立刻纠正“是爸爸”,会打击表达欲望。正确做法是**重复正确发音**:“对,爸爸回来了。”

坑二:用提问代替对话
“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连珠炮式提问让孩子紧张。改为**陈述式语言**:“你看,小猫在跳。”孩子更容易吸收。

坑三:盲目报早教班
一周两节的课程远不如**每天15分钟高质量亲子互动**。把买课的钱换成绘本和积木,性价比更高。

一岁五个月宝宝不会说话_正常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给父母的“心理减压表”

焦虑来源数据真相自我安抚话术
邻居孩子都会背唐诗仅10%的18月龄能说50词“平均值不是标准值”
网上说18月不开口要干预需结合理解力综合判断“先评估再决定”
担心错过黄金期语言敏感期持续到6岁“现在开始永远不晚”

真实案例:从沉默到爆发的三个月

豆豆,男,一岁五个月零十天,只会无意识发“mama”。妈妈记录发现:他能听懂“把尿不湿拿来”,但不开口。调整方案:

  • 停用电视,每天亲子阅读20分钟,指认绘本中的“球”“车”
  • 吃饭时把勺子放远一点,鼓励他说“要”才给
  • 爸爸每天用夸张口型说“抱抱”,引导模仿唇形

第27天,豆豆第一次清晰说出“抱抱”;第45天,词汇量突破10个;第90天,已能组合“妈妈鞋鞋”表达需求。关键转折点不是学会了多少词,而是**家长从焦虑提问者变成了快乐玩伴**。


写在最后的小提醒

语言发育像种子发芽,有的破土早,有的扎根深。一岁五个月不会说话,**不是终点而是观察窗口**。把每一次咿呀都当成礼物,把每一次对视都当作对话,你会发现——孩子其实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说:“我在努力,请等等我。”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