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胀气到底是怎么回事?
**四个月大的婴儿肠道功能尚未成熟**,吃奶时容易吞入空气,乳糖分解也会产生气体。当气体无法顺利排出,就会让小肚子鼓鼓的、硬硬的,宝宝因此哭闹不止。 **典型信号**:蹬腿、小脸憋红、弓背、放屁后明显安静。 ——为什么偏偏在四个月高发?
1. **肠道菌群正在建立**:此时益生菌种类骤增,产气菌比例偏高。 2. **食量变大**:奶量从每次90ml涨到120-150ml,胃容量却跟不上。 3. **活动模式改变**:会翻身、爱踢腿,但排气技巧还没学会。 ——日常护理三步走,先防后治
1. 喂奶姿势升级
- **半躺式**:妈妈后背垫45°靠枕,宝宝头高位,减少吞气。 - **瓶喂选防胀气奶瓶**:内置导气管的款式,气泡直接排到瓶底。 ——2. 拍嗝手法对比
| 方法 | 操作要点 | 适用场景 | |---|---|---| | 竖抱拍 | 下巴搭肩,空心掌由下向上 | 奶后立刻 | | 坐膝拍 | 宝宝前倾坐大腿,托胸拍背 | 夜间不吵醒 | | 趴肩拍 | 腹部受压,气体易出 | 吐奶频繁时慎用 | ——3. 排气操黄金时段
**吃奶后30分钟**做最有效: - 蹬自行车:握住脚踝,像骑车一样屈伸双腿,每组20次。 - 屈膝压腹:双膝同时压向肚子,维持3秒再伸直。 ——妈妈饮食黑名单,真的有用吗?
**母乳妈妈可尝试2周回避**:牛奶、花椰菜、洋葱、咖啡因。 **注意**:若停吃后宝宝无改善,说明并非食物过敏,不必长期忌口。 ——益生菌、西甲硅油怎么选?
- **益生菌**:选LGG或Bb-12菌株,每天5滴,连续用2周观察。 - **西甲硅油**:餐后直接滴入口腔,每次0.3ml,一日不超过6次。 **提醒**:两者不建议同时用,间隔2小时避免影响活性。 ——紧急情况识别:何时必须去医院?
出现以下任一表现,立即就诊: - 腹胀如鼓且触摸哭闹加剧 - 呕吐物带胆汁或血丝 - 12小时无排便且放屁停止 ——夜间哭闹急救包
1. **温毛巾敷肚**:40℃左右,避开肚脐,每次3分钟。 2. **飞机抱**:前臂托胸腹,头侧向一边,走动5分钟。 3. **白噪音+包裹**:吹风机录音+襁褓包裹,模拟子宫环境。 ——长期预防方案
- **每天趴玩**:清醒时趴3次,每次5分钟,压迫腹部促排气。 - **记录饮食日志**:标注妈妈三餐与宝宝胀气时间,找规律。 - **延迟喂奶间隔**:从2小时拉长到2.5小时,避免过度喂养。 ——常见误区快问快答
**Q:揉肚子一定要顺时针吗?** A:其实**轻柔按压比方向更重要**,用力过猛反而刺激肠痉挛。 **Q:排气棒可以天天用吗?** A: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避免肛门黏膜受损。 **Q:换水解奶粉能根治吗?** A:仅对**确诊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有效,盲目更换可能加重便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