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关于同意刘蓬旭、张一丁调整专业的公示[10/27]
- · 关于2020年辅修学生选课的通知[10/27]
- · 全校教师为2020级新生上好第一堂课的倡议书[10/24]
- · 关于开展2020-2021学年秋季学期期中教学检查的通知[10/24]
- · 关于统计2020-2021学年秋季学期实验课课程安排的通知[10/24]
- · 关于2020级新生课表查询的通知[10/23]
- · 关于组织参加2020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评估工作的通知[10/21]
- · 关于申报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通知[10/21]
辽宁省不同水文年型玉米水足迹变化规律研究
作者: 张旭东 [1] 郝迪 [1] 吴迪 [2] 付玉娟 [1] 孙仕军 [1] 陈志君 [1]
关键词: 玉米 水足迹 水文年型 年际变化
摘要:作物生产水足迹可反映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真实用水量,为理清辽宁省玉米水足迹的动态变化规律,实现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运用水足迹理论和方法,基于CROPWAT软件对辽宁省14个地级市1992~2015年的玉米水足迹进行计算,分析了各地区玉米水足迹在丰水年、平水年、干旱年条件下的差异和年际变化规律,对玉米主产区的生产水足迹进行了回归分析和M-K趋势检验.结果表明:辽宁省多年平均玉米水足迹总量为1.109m3?kg-1,绿水、蓝水和灰水足迹比例分别为47.4%、19.4%和33.2%;丰水年营口最大(1.10m3?kg-1)、铁岭最小(0.68m3?kg-1),平水年丹东最大(2.03m3?kg-1)、铁岭最小(0.69m3?kg-1),干旱年型下大连最大(1.74m3?kg-1),抚顺最小(0.75m3?kg-1);辽宁省玉米主产区的绿水、蓝水(除锦州外)和灰水足迹大部分呈下降趋势,其中,沈阳、朝阳绿水足迹呈显著下降趋势,分别为0.12m3?kg-1?10a-1和0.13m3?kg-1?10a-1.因此,在各水文年型下,辽宁省玉米生产水足迹均以绿水为主,其在辽宁省粮食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灰水占第二,对水资源的影响不容小觑,在农业生产中需加强面源污染控制;各地区玉米水足迹差异显著,需针对不同地区制定不同的灌溉制度和灌溉策略,以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本研究可为辽宁省的玉米生产空间布局和农业水资源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上一篇: 葡萄不同抗霜霉病品种的生理生化指标研究
下一篇: 蓖麻蒴果力学特性试验及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