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关于同意刘蓬旭、张一丁调整专业的公示[10/27]
- · 关于2020年辅修学生选课的通知[10/27]
- · 全校教师为2020级新生上好第一堂课的倡议书[10/24]
- · 关于开展2020-2021学年秋季学期期中教学检查的通知[10/24]
- · 关于统计2020-2021学年秋季学期实验课课程安排的通知[10/24]
- · 关于2020级新生课表查询的通知[10/23]
- · 关于组织参加2020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评估工作的通知[10/21]
- · 关于申报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通知[10/21]
葡萄不同抗霜霉病品种的生理生化指标研究
作者: 刘丽 刘长远 王辉 于舒怡 关天舒 王东旭 李柏宏
关键词: 葡萄霜霉病 防御酶 叶绿素 叶绿素荧光 抗病性
摘要:筛选抗霜霉病的葡萄品种可为病害防治提供基础资料,为了探讨葡萄抗霜霉病的生理生化机制,以不同抗性的葡萄品种贝达(高抗)、红地球(感病)和无核白鸡心(高感)为材料,分别测定接种霜霉病菌前后不同时期的防御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研究其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未接种霜霉病菌的各葡萄品种防御酶活性差异不大;接种后,防御酶活性均高于对照且不同抗性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接种后第1天,贝达和无核白鸡心CAT活性达到最大值,酶活性上升分别为0.79倍和0.26倍;接种后第3天,各葡萄品种POD、SOD、PPO和PAL活性达到最大值;贝达在接种后第3天PPO活性达24.7 U?g-1 FW?min-1,酶活性升高最大,为1.29倍.高抗品种贝达的酶活性一直高于感病品种红地球和高感品种无核白鸡心,表明霜霉病菌的侵染能够诱导植物体内酶活性升高,并且高抗品种酶活性提升幅度更大,能够在接种后11 d内维持较高酶活性.接种霜霉病菌后,不同品种葡萄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均下降,高抗品种的叶绿素可变荧光(Fv)、光系统Ⅱ光能转化效率(Fv/Fm)、光系统Ⅱ的潜在活性(Fv/Fo)下降幅度明显小于感病和高感品种.表明霜霉病菌的侵染破坏了叶绿素的合成,高抗品种叶绿素的合成能力以及抵御致病毒素的能力强于感病品种;高抗品种具有更高的光能捕获能力和利用效率.
上一篇: 不同贮藏温度下文冠果花粉离体萌发研究
下一篇: 辽宁省不同水文年型玉米水足迹变化规律研究